• 大棚里藏着“甜蜜”致富梦

    草莓种植户汤秀侠在大棚里采摘草莓 全媒体记者 谷幸 李煜强 “新鲜上市的奶油草莓,香甜可口。”一声声吆喝,吸引了游客的目光。11月16日,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西大寨村草莓种植大棚外,村民汤秀侠极力推荐着自家种的草莓。 十年前,汤秀侠自建大棚,发展草莓产业。为了让这份“甜蜜”事业闯出一条致富路,汤秀侠不断学习种植技术,同时在品种选育上巧打时间差,不断推陈出新。 “现在我的三个大棚里种有隋珠、红颜、粉玉、黑珍珠等品种的草莓,有早熟的、...

    2023.03.02

  • 小伙巧用“亏本大棚” 一年营业额达3000万

    河北石家庄,刘辉建了个“亏本”智慧大棚,他利用智慧大棚试验新品种的同时,把它作为中轴和投资的园区互动,2021年整个园区年营业额达到3000万元。...

    2023.03.02

  • 陕西退役军人返乡创业,把蟾蜍养成“金元宝”!

    在汉中市南郑区协税镇 有这样一位退役军人 他带头养殖药用蟾蜍 为乡亲们闯出了一条 持续增收的致富路 被大家称为“乡村致富能人” 协税镇枣林村的蟾蜍繁育基地里,退役军人李刚正戴着草帽,巡查孵化的蟾蜍苗生长情况。 谁能想到这个中年汉子4年前,还是一家年销售过亿的新能源公司老板,在全国有21家工厂,如今却回到家乡搞起了蟾蜍养殖。 1999年12月,李刚从部队退伍后外出打工,打拼了近20年,有了自己...

    2023.03.02

  • 山药“敲”开致富门

    在靖边县高家沟便民服务中心赵庄村连片山药种植基地,赵庄村党支部副书记贾振军(右)和村民查看山药长势。 11月15日,在靖边县高家沟便民服务中心赵庄村连片山药种植基地,村民们正在忙碌有序地打捆、搬运山药。 “今年山药价格超过3元,比去年高出不少,市场前景非常好,根本不愁卖!”说这话的,正是裤腿上沾满泥的村民张双伟。 没种植山药前,张双伟是别人嘴里“找不下婆姨的老光棍”。重病的母亲、穷困的生活……家里各种各样的事情,这让张双...

    2023.03.02

  • 脱下戎装进沙海,植绿固沙惠民生——八位老兵植绿“死亡之海”

    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23日电题:脱下戎装进沙海,植绿固沙惠民生——八位老兵植绿“死亡之海” 新华社记者李响、邵艺博、顾煜 在新疆且末县,张选忠(右一)、田野(右二)、王杰峰(右三)等8位老兵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行走,对下一步计划种植区进行地形勘查(2022年7月3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李响摄 深秋时节,当大部分农作物收获结束的时候,新疆且末县迎来大芸收获的忙碌季节。这是田野等8名退伍老兵最开心的时候,多年来沙海植绿对抗风沙的努力没有白...

    2023.03.02

  • 奋斗者·正青春丨“枸杞姑娘”陈晓燕

    新华社银川11月24日电题:“枸杞姑娘”陈晓燕 新华社记者 于瑶 在枸杞地里玩耍长大的宁夏姑娘陈晓燕,没想到成年以后会续写与枸杞更深的情缘。 2012年,24岁的陈晓燕不顾家人反对,放弃过万的月薪和外贸公司的工作,从天津回到家乡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创业,只因她在一次返乡探亲时看到,乡亲们把种了十几年的枸杞树砍了。“当时心疼的不仅仅是枸杞树,更是种了一辈子枸杞却仍赚不上钱的乡亲们。”陈晓燕说。 陈晓燕经多方了解发现,农户赚不到钱一方面...

    2023.03.02

  • 创新培育模式 激发巾帼力量——云南富民县让乡村妇女搭上振兴快车

    高素质农民张继华给走地鸡喂料。 资料图 “高素质农民是穿着打扮干净整洁的农民吗?不是的,他们是熟悉农业生产规律、能运用现代生产装备,懂经营、会管理的现代农民。”在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2022年巾帼致富能手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上,昆明市农广校校长胡滇碧为台下近60名妇女开讲第一课——《高素质农民助力乡村振兴》。 “想不到这把年纪了,还可以进学校学技术。”15天的培训,让学员马微充满期待。 近年来,富民县积极创新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,将乡村...

    2023.03.02

  • 刘三姐故乡建起“智慧蚕房”

    11月的北方已经迎来了雨雪,而南方却还是初寒乍暖,广西的成片桑园仍然冒着翠绿。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是“歌仙”刘三姐的故乡,也是“中国蚕桑之乡”。宜州区桑园39万亩,占广西桑园总面积的13.07%,鲜茧年产量8.18万吨,两项数据连续17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。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,种桑养蚕是比较传统的产业,但走进宜州区,智能化、自动化养蚕场景随处可见。近几年,“智慧蚕房”助力传统养蚕模式转型升级,数智融合之路在宜州越走越敞亮。 “机械化养蚕提高...

    2023.03.02

  • 新农人的“蔬菜盲盒”生意经

    11月24日,郑涛在蔬菜基地捆扎蔬菜。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新农人郑涛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。从2021年起,他在流转来的33亩土地上种植多种高品质蔬菜,通过随机搭配、网络销售的“蔬菜盲盒”模式,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。目前,郑涛的蔬菜单日销售峰值达到2000斤,成为新农人返乡创业带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。 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11月24日,郑涛与母亲在蔬菜基地收获蔬菜。 11月24日,郑涛与父亲在蔬菜基地捆...

    2023.03.02

  • 秸秆打包变“罐头” 越冬草料不用愁

    初冬时节,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中子镇小屯村的肉牛养殖场一片忙碌。11月18日,记者刚到小屯村肉牛养殖场,便听见铡草柔丝机的轰鸣声,在青储包膜机的高速运转下,一分钟左右时间,一个草料青储包就打包成形。圈舍内,20余头健壮的西门塔尔肉牛或卧或立,时不时咀嚼一口草料,显得怡然自得。 养殖场老板熊仕坤是一个90后小伙,他于今年6月返乡创业,在小屯村投资35万元,新建了占地400平的肉牛养殖场。小屯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以闲置厂房和村集体经济永...

    2023.03.02